ISBN: 9789622445758
作者: 韋柏 Robert E. Webber
詳細內容:
作者以福音派的角度,闡述崇拜的聖經根源、神學意義、歷史、藝術傳統與教會敬拜等關連性。對傳統禮儀崇拜予以正面評價,也以開放態度對教會崇拜的更新提出建議與取向,值得我們思考和應用。
作者介紹:
Robert Webber是Wheaton College的神學教授,專長於初期教會神學與崇拜學,與崇拜有關的著作約廿餘本,其中包含Complete Library of Christian Worship七大冊。本書英文版出於1985年,與中文翻譯之間隔了十五年。 崇拜是「隨心所欲」嗎?如何衡量「用心靈與誠實敬拜」?看越多教會,就越讓人眼花撩亂,到底那部份在崇拜裡是應該有的,那部份是可有可無的? 神並不是呼召我們單獨一個人活在廿一世紀的今天,我們不單有身旁的弟兄姐妹與我們一起敬拜神,更是與歷代眾聖徒頌讚同一位上帝。從創世以來,神的引導乃前後一致,今日的崇拜也因此無法與歷史脫節,該如何從舊約、新約、到教會近兩千年的歷史裡,看見神一致的帶領? 處於大都市水泥叢林裡的教會,往往被迫在三樓、五樓、地下室等等彆腳的空間裡崇拜,的確很難體會空間所塑造的氣氛;當音樂成為輕鬆活潑的敬拜讚美之際,我們也失去了與神相會該有的莊重。 除此之外,作者也從聖經的角度探討崇拜的程序、崇拜裡音樂的內容與角色。本書確實值得閱讀,提供今日教會崇拜更新的參考。
目錄:
1.導論
第一部 聖經的背景
2.舊約資料
3.新約時期的發展
4.早期信徒的崇拜
第二部 歷史的發展
5.第三世紀至中世紀的崇拜
6.宗教改革和現代基督教的崇拜模式
第三部 崇拜的神學
7.以基督為中心的崇拜
8.重演的神學
9.形式和符號的神學
10.程序的神學(聖道禮儀)
11.程序的神學(感恩禮儀)
第四部 崇拜的環境
12.崇拜與空間
13.崇拜與時間
14.崇拜與聲音
15.崇拜與世界的關係
第五部 福音派教會崇拜的發展
16.九項建議
17.三種模式